隨著科技日益精進,產品製程越來越先進,相關的元件、材料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,如雲端、大數據、5G、AI和自動駕駛等,全是 ABF載板的主要應用領域,因此 ABF 載板需求大爆發,業界甚至預估本波供應短缺將持續至 2030 年。
就 ABF 載板供應商來看,光是台、日兩國就囊括了全球近 80% 的 ABF 產能,而台灣是全球第一大 ABF 載板生產國,約佔全球市佔率 43%,其中大廠欣興 (3037-TW)、南電 (8046-TW)、景碩 (3189-TW) 被稱為 ABF 載板三雄,因為基本面十分亮眼,所以股價在 2021 年同創歷史新高,累計過去兩年欣興、景碩各大漲 4.9 倍、3.9 倍,南電更狂漲了 12.7 倍!面對高基期的股價,縱使產業趨勢正向,但敢於再大買的投資人恐怕有限。其實,想把握 ABF 載板產業爆發的商機,還有一匹大家忽略的黑馬,正悄悄從長線底部起跑。
這家公司就是 PCB 第一大廠臻鼎 - KY(4958-TW),2021 年營收達到 1550 億元,規模遠超過欣興、南電和景碩,也能繳出不錯的 18.09% 年成長率,不過毛利成長率 14.87% 略低於營收成長率,主要是因為近幾年資本支出大增,折舊與攤銷激增之故。
ABF載板的關鍵材料-增層膜Build-Up Film由日本味之素 (Ajinomoto)公司生產。在 ABF 載板的此關鍵材料超過9成需仰賴進口,由於我國 IC 載板的產值佔全球 31%,產量是全球第一,關鍵原物料被國外大廠壟斷風險高,如有台廠就地供應,貼近市場及和台廠客戶共同開發本土ABF載板增層材料,可降低供應鏈斷鏈的風險。
為了克服ABF載板關鍵材料被日本廠商壟斷且產能不足的困境,晶化科技近年來全力投入半導體高階封裝膜材和ABF載板材料材自主研發與自製,也是台灣唯一一家投入ABF載板用增層膜材領先者,盼能促成台灣半導體材料供應鏈在地化。台灣晶化科技為國內首家自主研發生產Taiwan Build-Up Film 增層材料的廠商,目前TBF產品已通過國內外多家廠商的驗證並已小量出貨。
https://www.applichem.com.tw/news-detail-3186916.html